新闻详情

区块链发展从法律和政策层面监管的建议

10
发表时间:2019-11-19 09:23

区块链发展从法律和政策层面监管的建议

                                                                                                (中物联智慧城市建设股份公司李庆生)

我国是目前全球少数几个能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架构层次上提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标准和监管要求的国家。但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除了技术层面的监管,法律和政策等制度层面的监管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第一,要建立对区块链用户——中介平台的连带责任监管体系。虽然参与区块链交易的主体用户用的都是虚假名称和身份,但由于区块链分布式账簿的透明性,政府执法和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依然能够有效识别依赖区块链参与可疑交易人员的能力。建立对区块链用户监管体系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政府可以保留追究在区块链上进行买卖双方的责任。区块链的匿名性和去中心特性存在刺激更多不法交易需求用户的特征。因此,同时从犯罪需求、供给和平台三方建立连带责任体系,才能真正对区块链平台的不法行为进行有效的威慑。

第二,要加强对区块链信息传播的监管。由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普通大众难以对区块链服务和产品好坏进行判别。政府应该考虑加强对区块链信息传播的监管,减少假借区块链概念传销诈骗的各种不法机构通过购买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络推送服务等方式进行传播,并实施诈骗行为。

第三,加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当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从是依赖于互联网的数据交互发展的,并在TCP/IP协议之上运行。这为在国家不直接参与区块链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对区块链有效的监管提供了抓手。政府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出相关要求,制定相关政策,就可以有效控制区块链业务的进出,实现对全国区块链业务不同力度的监管和控制。虽然区块链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加密和匿名技术来掩盖其身份并防止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检查其数据,但同时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如何利用深度数据包检测等技术进一步监控互联网流量等。并且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可能会影响区块链的网络响应速度和应用程序使用的稳定程度,这是区块链中介平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政府之间的磨合和制度博弈过程,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第四,加强对硬件制造商的监管。区块链的应用与计算力密切相关。除算法外,区块链依赖的计算力与硬件密切相连。对硬件制造商监管的意义在于,不论区块链将来向何方向发展,其依赖的硬件是无法脱离政府和现实法律管辖的。对涉及区块链相关硬件制造商提出配合监管的相关制造和设计要求是有先例可循的。例如,美国《国土安全和爱国者法案(2002)》等都对产品制造商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因此在区块链应用领域,明确对区块链涉及的硬件制造商提出监管要求也是可以考虑的。

第五,加强对区块链市场的监管。一方面,传统的市场监管手段依然是有效的。区块链市场的运行依然是遵循着市场经济规律的。例如,必须有足够的加密货币来支付维持智能合约的维护成本。随着区块的不断增长和发展,与区块链的每一次互动最终都是一种经济交易,参与网络的每一方都扮演着经济角色。区块链运营的成本因此会影响网络参与者的行为,包括部署智能合约的软件开发商和用户。区块链的这些运营特征并没有超出传统市场规律的范畴,常用的市场监管手段依然是可以在区块链领域进行实施的。例如通过调整存储数据或执行智能合约的成本,政府可以对整个区块链生态产生影响。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影响区块链原生数字货币在二级市场上的价值来影响区块链上执行交易的价格。

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当前阶段,政府是可以通过影响软件开发商、硬件制造商,监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相关中介机构运营实现有效监管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区块链的监管是一个持续动态博弈过程,问题与监管的互动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分享到:
智慧城市
 CPAG
联系电话:18411065616
联系邮箱:zhongwulian@163.com
联系地址: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唐槐园区龙盛街18号孵化基地5号楼5层A25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